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的改良与提纯
人工饲料养蚕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,减少病原感染,提高经济效益的特点,对促进现代蚕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。20世纪50年代始,随着家蚕营养需求及生理研究取得重大进展,推动了家蚕人工饲料的开发与利用。1960年日本的福田纪文、伊藤智夫首次用人工饲料全龄养蚕获得成功。进入70年代,日本开始在农村正式普及人工饲料养蚕,90年代初,人工饲料育共育所占总共育所的43%,饲养蚕种占共育总饲养量的50%。我国在70年代进行人工饲料养蚕取得成功。中国农科院蚕研所、浙江大学、山东农业大学、山东蚕研所等单位对人工饲料养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,筛选出一批人工饲料适应性强的品种,并研制出一些实用性强的饲料配方。2002年起,本实验室开始进行一些相关的研究,对保存的桑蚕种质资源进行人工饲料摄食性调查,筛选出一批对人工饲料具有摄食性的材料,并进行了多代的系统选育,实用性状得到改良提高,为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的应用打下基础,饲料颗粒机是养殖户们生产颗粒饲料最佳的选择。
1、材料和方法
1.1
试验材料
从本实验室保存的家蚕种质资源筛选出来的4份摄食性高的材料Ri、R2、R3、R4和1份引进材料Rs,其中Ri、R2为中系品种,R3、R4、R5为日系品种。
人工饲料由山东省农业大学和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提供。
1.2试验方法
小蚕用15×20cm有盖塑料盒置于生化培养箱内饲育,大蚕用30×40cm木制饲育匾饲育。
饲育温度:小蚕29 -
30,大蚕25—26;相对湿度:小蚕85 - 90%,大蚕80%。
给饵次数:给饵次数:1-2龄1次/龄,3-4龄2次/龄,5龄1天1次。
调查指标:蚁蚕疏毛率、发育经过、全茧量、茧层量、茧层率。
2、实验结果
2.1
疏毛率调查
对5份资源连续进行了4代人工饲料育的系统选育,蚁蚕疏毛率、发育整齐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,其中R2的提高幅度较大(见表1)。
2.2发育经过调查
通过4代的连续继代饲育,4个品种和1个引进品种的发育经过缩短,眠起整齐度逐步提高,表明人工饲料摄食性状可以通过系统选育得到相应的改良和提高。但5个品种人工饲料育的发育经过都比常规桑叶育的发育经过稍长(见表2、表3)。
2.3 生命力调查
继代选育的调查结果表明,除幼虫生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外,死笼率仍比较高,虫蛹生命力的提高幅度不大,可能与人工饲料的配方和饲育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影响。5个品种人工饲料育的生命力都稍差于常规桑叶育生命力,见表4、表5。
2.4
经验性状调查通过连续4代的系统选育,经济性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,尤以茧层量的提高幅度较然大,均在9%以上,说明系统选育对经济性状具有较高的选拔效果,同创新能源专业生产销售秸秆颗粒机、饲料颗粒机等颗粒饲料成型机械设备。